功能概述
本报表主要是财务人员,从商品成本核算角度查看商品的出、入、结存的数量、单价、金额情况。也常用于追查和核对出库成本的取值情况。
功能入口
库存核算→成本管理→库存成本明细账
首页→常用功能→库存成本明细账
其他说明
-
本报表的数据来源为《库存成本明细账》
-
本报表主要作用是出库成本取值的查询的核对,比如当对某张出库单成本存在疑问时,可以通过明细账查看这个成本计算过程
-
由于本报表用于成本查询,为了保存结存成本的正确性,因此不支持非成本维度的条件过滤。
成本明细账常见问题
问题1:为什么某商品的结存数量和成本与出库数量和成本一样,为什么最终结存金额还有尾差?
原因:『结存成本』是由『结存金额』和『结存数量』反算而来,而『出库金额』又是由『出库数量』和『结存成本』计算,在一乘一除过程,存在四舍五入导致精度损失,造成此情况
示例:
某商品结存情况:结存数量=3,结存金额=10,则结存成本=10÷3=3.33
本次出库:数量=3,获取结存成本=3.333,则出库金额=3×3.33=9.99
最终就会导致:结存数量=3-3=0,结存金额=10-9.99=0.01
对于这种情况,可通过《成本调整单》的『调整尾差』功能进行批量调整(场景四)
问题2:商品的成本记账顺序规则是什么?
-
对于计价试为『移动平均』的商品,成本记账的顺序会直接影响结存成本。
-
系统默认按单据的记账日期的顺序记账。(大部分单据的记账日期与单据日期相同,当启用了自动调整记账日期选项,入库单据的日期可能与单据日期不同)
-
当启用了『同一天的单据,先记当天的入库单,再记当天的出库单』选后,同一天的单据记账顺序,则按先记入库,再记出库的顺序处理,以便尽量确保出库单据能够获取成本。
-
同一天的记账顺序:入库单>调拔单>其他出库单(调拨)>其他入库单(调拨)>出库单
-
其中出库单包括红字出库单
问题3:已经控制了负库存出库,但为什么明细账中还有负数结存?
-
负库存控制,是以现存量是否出现负数来判断的,并不会根据某一笔的结存是否为负值判断。
-
在明细账中出现负结存,基本由2种情况下产生
-
一种情况,补录了历史出库单据。比如某商品1日的结存数量为0,10日入库100个,而后又补录了5日的一笔出库20个,此时明细账中,5日的流水结存就是-20个,但整体现存量为80,不会进行负库存控制
-
另一种情况,删除了历史入库单据。比如某商品1日的结存数量为0,5日、20日分别入库20个,10日出库15个,而后又删除了5日的入库,此时明细账中,10日的流水结存就是-15个,但整体现存量为5,不会进行负库存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