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流转卡在制状况表
打印生产订单工序流转卡各工序的在制状况表。
【作业说明】
输入查询条件后,即可打印工序流转卡在制状况表。
【栏目说明】
查询条件栏目
打印关闭订单:选择是否打印关闭状态的生产订单的工序流转卡。
8.10 流转卡完工单明细表
按单号及单据日期范围,打印流转卡完工单明细资料,供核对用。
【作业说明】
输入查询条件后,即可打印流转卡完工单明细表。
8.11 流转卡工序资料表
工序流转卡生成后,可印出明细表,作为派工时交予现场单位执行的凭单。
【作业说明】
输入查询条件后,即可打印生产订单工序流转卡工序资料表。
9.1 工序转移单(逐笔)
可以在生产订单工序内和工序间移动被加工母件,以随时掌握母件在各工序的状态及其数量。
可自动产生工序报检单。工序检验单和工序不良品处理单可自动产生工序转移单。
工序转移可自动更新工序完成数量,并倒冲倒扣子件。
【作业说明】
1. 本作业提供新增、修改、删除、查询、报检、打印等基本功能。”启用流转卡”标识为”是”的生产订单行,不可手动新增工序转移单;修改状态下,可修改栏位为”原因码、合格原因、拒绝原因、报废原因、备注”等。
2. 点工具栏”删除”按钮,可将当前工序转移单删除。删除约束条件为:未产生倒品处理单自动产生。由工序流转卡报检或流转卡完工单自动生成的工序转移单,不可被删除。
3. 录入工序转移单时,系统默认只参照设为报告点的工序,即移入/移出工序行号参照中不含非报告点工序,但可以手工录入非报告点工序。
4. 若有移入某一工序的检验状态,则可在工序转移单输入窗口,按“ 报检” 按钮,将未转质量系统的工序转移单转入《质量管理》系统自动产生“ 报检单” ,或在《质量管理》参照未转质量系统且有移入工序状态为“ 检验” 的工序转移单生成“ 报检单” 。如果将由工序转移单产生的报检单删除,则系统将该转移单视同未转质量系统。
5. 工序检验单在审核时,自动产生生产订单工序自”检验”状态移动到同一工序”合格”状态的工序转移单,其中移动类型为”正向”、合格数量为”(工序检验单合格接收数量+工序检验单让步接收数量)/移入工序换算率”;工序不良品处理单在审核时,自动产生生产订单工序自”检验”状态移动到同一工序”拒绝、报废”状态的工序转移单,其中移动类型为”正向”、报废数量为工序不良品处理单中”不良品处理流程=报废”的”不良品数量之和/移入工序换算率”、拒绝数量为”(工序不良品处理单之待处理不良品数量-不良品数量之和)/移入工序换算率”。
6. 《库存管理》系统参照生产订单输入产品入库单时,系统将默认该生产订单末道工序“ 合格” 状态数量作为产品入库单的本次入库数量。产品入库单保存时,所对应生产订单工序上的“ 合格” 状态数量减少,反之,如果删除产品入库单或输入产品退库单,则其所对应的生产订单工序上“ 合格” 状态数量增加
7. 将生产订单母件从倒冲工序的加工状态移动到相同工序的“ 检验、合格、拒绝、报废” 工序状态,或将母件从工序的任一工序状态移动到后续倒冲工序的任一工序状态时,系统将自动产生完工工序的工序倒冲子件,若其中工序完工包含有工序报废,系统还将工序报废部分倒冲本工序和以前各工序中的入库倒冲子件,并转《库存管理》系统自动产生材料出库单。如果反向执行上述移动作业,即取消工序完工,系统则反向进行子件倒冲,并转《库存管理》系统自动产生红字材料出库单。
8. 当从工序“ 加工” 状态移入同一工序“ 检验、合格、拒绝、报废” 之任一状态,或从当前工序的“ 加工、检验、合格、拒绝” 状态移入到本工序之后续工序的任何状态时,当移入数量之和大于移出工序状态可用数量时,如果生产制造参数中“ 超量完工控制” 为“ 是” ,则系统给予提示并不予通过,若生产制造参数中“ 超量完工控制” 为“ 否” ,则系统提示后给予通过。关于工序转移超量完工控制,系统优先考虑生产业务流程中”工序转移超量完工控制”设置,若未设置生产业务流程,则以上述生产制造参数中的设置为准。
9. 工序正向转移时,系统自动带出下一道报告点工序作为移入工序,可改为非报告点工序,如果跨越该报告点工序,则:(1)当生产制造参数中”工序转移跨报告点控制”设为”否”时,系统给出提示,但可以通过;(2)当生产制造参数中”工序转移跨报告点控制”设为”是”时,系统给出提示并不予通过。关于跨工序报告点控制,系统优先考虑生产业务流程中”工序转移跨报告点控制”设置,若未设置生产业务流程,则以上述生产制造参数中的设置为准。
10. 如果系统有启用工序委外模块,则对于委外工序,工序转移约束条件如下:
正向移入:不可手动移入”加工、检验、合格、拒绝、报废”状态;
正向移出:不可手动移出”加工、检验”状态;
反向移出:不可手动移出”加工、检验、合格、拒绝、报废”状态。
【栏目说明】
单据号码:工序转移单编号,系统自动编号或手工输入,必输。
单据日期:工序转移单日期,系统默认系统日期可改,必输。
单据时间:输入单据时间,输入时间范围为 00:00~23:59。
移动类型:选择工序移动的类型,默认为“ 正向” ,可改为“ 正向/反向” 之一。
正向移动,包括从工序“ 加工” 状态移入同一工序其它任一状态,或同一工序内部非“ 加工” 状态之间的相互移动,或从当前工序的任一状态移入到本工序的后续工序的任何状态;反向移动,包括从工序非“ 加工” 状态移入同一工序的“ 加工” 状态,或同一工序内部非“ 加工” 状态之间的相互移动,或从当前工序的任一状态移入到本工序之前工序的任何状态。
生产订单/行号:输入要执行工序转移的生产订单,可参照生产订单档输入,必输。输入的“ 生产订单/行号” 须已转车间系统且未关闭。
返工标识:选择该工序移动是否为返工作业。
计量单位:显示生产订单母件的主计量单位。
生产数量:显示该生产订单的生产数量。
移出工序:输入要移出生产订单的工序行号,可参照生产订单工序档输入,必输。输入的工序行号须在该生产订单中存在。
移出状态:选择要移出生产订单工序行号的状态。正向移动默认“ 加工” 状态,反向移动无默认值,可改为“ 加工、检验、合格、拒绝、报废” 之一,但如果”工序转移”为”自动”,则不可输入”检验”状态。
是否检验:指生产订单被移出(或移入)工序是否为检验工序,按生产订单工序资料中检验方式(免检/全检/破坏性抽检/非破坏性抽检)显示。
工序转移:显示栏位。工序转移设为”自动”的工序,执行工序转移时,其检验状态的数量不可被手动移出,而必须由质量管理系统自动产生工序转移单移出。
可用数量:显示该生产订单在该工序状态的当前数量,若该工序有辅助计量单位,则表示辅助单位可用数量。执行工序移动时,被移出工序状态的可用数量减少、被移入工序状态的可用数量增加;如果移入数量大于移出工序状态的可用数量,则被移出工序状态的可用数量为负值,表示超量完成。
移入工序:输入要移入生产订单的工序行号,可参照生产订单工序档输入,必输。正向移动时默认移出工序行号可改,反向移动时无默认值;正向移动时不可小于移出工序行号,反向移动时则不可大于移出工序行号。
报告点:工序正向转移时,系统自动带出移出工序的下道报告点工序,作为移入工序,可改为非报告点工序,如果跨越该报告点工序,系统给出提示但可通过;反向移转时不默认移入工序,且允许跨越报告点工序。
移入工序单位:带出生产订单移入工序单位,可改为任何计量单位组计量单位,但不可与物料主计量单位相同,可不输入。
移入工序换算率:带出生产订单移入工序换算率,可改。若有输入移入工序单位,则必输,否则不可输入。
移入/出工序辅助量:显示,等于”生产订单生产数量/工序单位换算率”。
加工/检验/合格/拒绝/报废:输入要移入“ 移入工序” 的“ 加工/检验/合格/拒绝/报废” 状态的数量,若有辅助计量单位,则加工/检验/合格/拒绝/报废数量都对应于移入工序单位。如果被移入工序为非检验工序,则不可移入该工序的检验状态;若是工序内部移动(即移入工序与移出工序相同),则移入工序状态不可与移出工序状态相同。当从工序加工状态移入同一工序其它状态,或者从当前工序的非报废状态移入到本工序的后续工序的任何状态时,移入数量之和可以大于移出工序状态的可用数量;其它任何移动,移入数量不可大于移出工序状态的可用数量。
合格/拒绝/报废原因:可参照原因码档案输入相应数量产生原因,可不输入。
备注:可参照常用摘要输入工序转移单的注释性说明,可不输入。
原因码:可参照原因码档案输入该转移单原因,备注用,可不输入。
工序检验单/工序不良品处理单:若是由工序检验单/工序不良品处理单生成的工序转移单时显示。
工时记录单:显示由该工序转移单自动生成的工时纪录单号。
工序流转卡/流转卡完工单:若是由工序流转卡(报检或返工)/流转卡完工单自动生成的工序转移单时显示。